在德國生產是一段獨特的旅程,除了生產過程本身,產後的住院生活也充滿了挑戰與收穫。本文將分享我在德國醫院生產的親身經歷,重點探討產後住院期間遇到的四個主要挑戰,並提供六個實用建議,希望能幫助即將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做好準備,能順利讓自己和寶寶度過住院期間,儘快返回家中。
4件德國生產醫院讓我不習慣的事
挑戰一:無法真正休養的住院生活
生產後,許多媽媽期待的是能夠好好休息並恢復體力,但在德國住院的經歷往往與這種期待相去甚遠。不僅是來自亞洲的產婦,連德國媽媽也對醫院中頻繁的打擾感到不滿。產後幾天,醫護人員、清潔工、送餐員、餵奶指導員等不斷進出病房,這讓人覺得反而是住院期間比生產本身更令人難以承受。
生產後的第二天早晨,我和寶寶正熟睡時,接生醫師敲門進來,叫醒我檢查傷口。這種經歷頻繁發生,即使是在你最需要休息的時候。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半夜餵奶的經歷,即使乳頭疼痛難忍,工作人員依然要求我強行練習,甚至凌晨三點再度敲門打擾,這種不間斷的打擾讓人筋疲力竭。生產後能真正休息的時間幾乎不存在,媽媽的修復需求似乎被放在了次要位置。這段經歷可以說是我在德國生產中最難以忍受的部分。
建議之後想要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,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,生產後住院期間,很大的機會妳是沒有辦法好好休息。
挑戰二:24小時母嬰同室
生產前,我對於24小時母嬰同室有所擔憂,尤其在伴侶因疫情無法過夜的情況下。但真正經歷後,我發現這種安排確實挑戰巨大。生產後的第一晚,我只能抱著寶寶進行肌膚接觸,並不斷安撫他。這意味著,睡眠只能以十幾分鐘為單位進行,因為寶寶對外界環境仍然不適應。
隨著第二、三天的過去,我的睡眠時間有所延長,但寶寶哭鬧的頻率也增高了。當另一半不在身邊幫忙時,24小時母嬰同室意味著媽媽幾乎無法真正休息,所有照顧寶寶的責任都落在了自己身上。這對於疲憊不堪的產婦來說確實是十分艱鉅的任務。
我針對母嬰同室諮詢過我的Hebamme,她說如果生產完就要和自己的寶寶分開會給她非常大的不安全感。這和很多台灣媽媽期待的「媽媽好寶寶才會好」有點出入,我的確會感受到德國體制更重視的是寶寶的健康,以及母嬰之間的連結,而非產婦本身的恢復和休息。
挑戰三:訪客時間限制
COVID疫情使得許多德國醫院實施了訪客時間限制,這對於產婦來說,可能加劇了產後的不便。我們選擇的醫院允許伴侶每天探訪七個小時,而不是其他醫院僅一小時的限制,這成了我唯一能夠稍微休息的時間。
在先生照顧寶寶時,我終於能夠稍事喘息,好好進食或小憩片刻。但對於那些訪客時間更短的媽媽來說,這種喘息機會幾乎是不存在的。
挑戰四:德國醫院餐食
德國的醫院餐以其簡單而著稱,早餐和晚餐基本上是麵包、果醬或起士,而熱食只在中餐時提供。這對於習慣在產後攝入熱食和營養湯水的亞洲人來說,可能難以適應。儘管如此,由於24小時母嬰同室的壓力,每次用餐時我都匆忙進食,醫院餐反倒成了我覺得相對輕鬆應付的一部分。
6個生產住院時的實用建議
一:要有剖腹產的心理準備
即便希望自然產,也應做好最終可能進行剖腹產的準備。許多情況下,產程進展不順利可能迫使醫療團隊選擇剖腹產。建議媽媽們在生產過程中和醫療團隊溝通,了解他們是否已經試過所有的方式來進行自然生產。若最後還是必需要剖腹產,有了先前的認知以及心理準備,會對自己的衝擊性比較小,也能降低能夠之後生產創傷的機率。
二:產前了解選項,陪產者最好德語流利
產房醫療人員討論時都是以德文進行。即便我平時德文還能溝通和理解,但開始陣痛時,其實真的很難有心力去聽懂醫護人員間快速的德文說話方式。通常醫護人員會自行討論,頂多最後將結論和妳英文溝通。當時在一旁的德國老公在這一點幫助不小,他能快速解釋醫護人員剛剛討論的內容,讓我有更能全面性了解目前產程的狀況。
三:控制呼吸比尖叫或哭泣更有效
當陣痛來襲時,穩定的呼吸不僅能減緩疼痛,還能幫助寶寶的胎心音保持穩定,減少剖腹產的機率。
四:冷凍的產婦衛生棉有助消腫
自然產結束後,會陰處會腫脹個幾天。此時在產婦衛生棉上灑點水放入冷凍庫,之後再拿出冰鎮產婦衛生棉使用,能幫助會陰消腫及減緩疼痛感。
五:確保寶寶有足夠的奶水
母乳餵養是寶寶最好的食物。如果母乳不足,可以及時尋求專業的哺乳顧問的幫助。寶寶的黃疸指數往往會影響出院時間,儘量讓寶寶喝奶水,必要時也可補充配方奶,有助於排泄黃疸,避免延長住院時間。
六:學習安撫寶寶的技巧
提前學習基本的安撫技巧,如抱寶寶的姿勢、換尿布等,能讓你在24小時母嬰同室的環境下更從容應對壓力。
希望我的初產經驗和建議能為準備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提供幫助,讓妳們在生產旅程中更加自信、平安。